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民生工程

宿州市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2018-08-06 14:33 来源:宿州市环保局 编辑:王树德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为进一步推动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推动环境治理,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宿州市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7〕10号)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根据安徽省环保厅、省农委、省财政厅、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皖环发〔2017〕137号)、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的通知》要求,我市对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绩效开展了自评,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宿州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远近闻名的果海粮仓,是安徽省农业生产大市,2017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1409万亩,农业种植结构主要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在农产品实现丰收的同时,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也十分可观,全市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约596万吨,其中主要有小麦秸秆260万吨、玉米秸秆260万吨、大豆秸秆29万吨、水稻秸秆5.2万吨,其它作物(花生、棉花、油料、小杂粮、薯类等)秸秆41多万吨,秸秆资源十分丰富。

2017年,宿州市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环保厅等省直部门正确指导下,全面落实国家、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和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把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作为推动“三农”发展的新引擎,助推环保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促进结构调整的新抓手,不断创新综合利用工作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奖补投入机制、市场运营机制,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和岗位责任,强化管控措施,积极拓展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大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提升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提高秸秆附加值,扩大社会资本投入,有效解决秸秆出路,促进宿州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8%,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量超过529万吨;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2017年除还田外产业化利用消耗各类秸秆156万吨,产业化利用率达到29.37%。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各项工程整体推进顺利,目标任务完成较好。

项目绩效目标

根据安徽省环保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省能源局安徽省财政厅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宿州市制定了工程实施目标任务:全市秸秆粉碎还田面积700万亩,建设还田示范片11处,建设商品饲料化试点2处、建设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25个、发放生物质户用气化炉2500台、建设并投产秸秆电厂2家、建设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1处,农作物秸秆焚烧火点不超过8个/百万亩种植面积。市环保局、市农委、市发改委、市农机局将上述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

(三)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宿州市2017年完成秸秆粉碎还田超过800万亩,建成还田示范片11处,2处商品饲料化试点均已建成投产,全市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29个,并配套发放生物质户用气化炉2500台,建设并投产秸秆电厂2家,建设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1处(主体工程完工)

二、评价结果

(一)组织领导 (满分5分,实得5分)

1.成立机构                   (满分2分,实得2分)

为切实做好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推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宿州市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协调小组,市环保、发改、农业、财政等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小组下设办公室,市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分别兼任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

2.方案制定                   (满分3分,实得3分)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7〕10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7〕29号)、《关于印发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宿州市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任务分解,宿州市制定了《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宿环发〔2017〕2号)和《宿州市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宿综禁办〔2017〕2号)、《关于做好2017年秸秆农业方面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宿农〔2017〕133)、《2017年秸秆还田和示范片建设工作方案》、《宿州市2017年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等,同时配套《宿州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及示范园区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等政策文件。

(二)项目管理 (满分10分,实得16分)

1.项目库建设管理             (满分3分,实得3分)

建立了全市规模化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产业化重点项目库,秸秆固化点项目29个(已全部建成),饲料化生产点项目2个(已全部建成),秸秆电厂项目2个(已全部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个(主体工程已建成),秸秆还田示范片11处(全部建成)

2.项目信息报送              (满分2分,实得2分)

市农委、市农机局每月按时向省农委、市民生办报送月度工程进度表和月度分析报告,没有迟报、漏报或不报情况。

3、博览会签约项目推进        (满分5分,实得11分)

(1)博览会签约项目         (满分5分,实得3分)

2017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博览会期间宿州市共意向签约项目15个,分别是:泗县2个、灵璧县4个、桥区4个、萧县3个、砀山县1个、市直部门1个。签约项目涵盖秸秆制气、秸秆有机肥、秸秆生物饲料、秸秆炭化、食用菌基料等5大类,签约项目总投资42.68亿元,预计秸秆综合利用量250万吨。根据各县区工作推进和项目单位的落实情况,宿州市2017安徽秸秆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已建成投产1个,在建项目9个未开工项目5个,省环保厅核销未签约项目1个,未核销4个

(2)新签约项目                         (实得8分)

各县区在博览会之后加大工作力度,促成新签约项目8(其中1个在建、7个完工)

(三)财务管理 (满分15分,实得15分)

1.制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满分2分,实得2分)

为确保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专项资金依法安全高效使用,宿州市财政局于2014年6月印发了《宿州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奖补资金来源、使用范围、使用方式、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今年2月,根据省财政厅、环保厅、农委、发改委、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财建〔2017〕72号)等文件精神,宿州市财政局联合市环保局、市农委、市发改委、市审计局对农作物秸秆禁烧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印发了《宿州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宿财建〔2017〕52号)。8月,根据《安徽省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及示范园区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7〕430号)有关规定,宿州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农委制定了《宿州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及示范园区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宿财建〔2017〕222号),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切实管好用好专项资金,确保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2.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督查。      (满分2分,实得2分)

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和禁烧工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督查的通知》(宿财建〔2017〕365组织各县区财政部门开展了资金使用情况自查和督查,各县区资金支出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支出范围

3.资金支出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支出范围。

(满分2分,实得2分)

2017年,我市秸秆综禁资金主要用于秸秆还田机具购置补贴、秸秆还田作业补贴、秸秆发电奖补、秸秆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应用补贴、秸秆归集体系建设等方面,资金支出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支出范围

4.配套资金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满分2分,实得2分)

根据《宿州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按照全省奖补标准, 小麦、玉米、油菜每亩奖补20元,水稻每亩奖补10元。省财政按70%补助,市财政按每亩2元配套,其余由县区足额配套”的原则,我市秸秆综禁工作配套资金全部足额拨付到位。2017年我市午秋两季统计农作物种植面积1024亩,市财政应配套2048万元,实际配套2050万元。分配砀山156万元、萧县408万元、埇桥区528万元、灵璧县550万元、泗县368万元、经开区3万元,高新区7万元,宿马园区30万元。各县区、园区及乡镇按照规定分别安排了配套资金。

5.资金均能够按省级以上和市级分账核算,分别列支,专款专用。                         (满分2分,实得2分)

2017年,市财政共收到省级以上秸秆综禁工作专项奖补资金14258万元(财建〔2017〕509号),根据统计部门上报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我局将以上资金全部分配到各县区、园区用于秸秆综禁工作。其中:分配砀山1090万元、萧县2849万元、埇桥区3693万元、灵璧县3837万元、泗县2509万元、经开区23万元,高新区48万元,宿马园区209万元。

另外,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农委《关于下达2017年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省级奖补资金的通知》(财建〔2017〕1072号),直接下达我市县区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省级奖补资金1758.17万元,其中:泗县618.35万元,灵璧县192.36万元,埇桥区835.32万元,砀山县112.14万元。《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拨付2017年第二批秸秆发电财政奖补资金的通知》(财建〔2017〕647号),下达我市秸秆发电奖补资金946.9万元,其中:埇桥区(华电宿州)613.9万元,灵璧县(光大灵璧)254万元,萧县(光大萧县)79万元。

6.专项资金支出手续比较完善,支出凭证合规,不存在大额现金支付和白条或不合规票据报账的现象

(满分5分,实得5分)

根据市政府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市财政局收到专项资金或年度预算执行后,拟定分配方案,报请市政府批准后,按照国库集中支出制度分配各县区、园区,手续完善,凭证合规,不存在大额现金支付和白条或不合规票据报账的现象自查和督查未发现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现象。

(四)项目产出 (满分60分,实得61分)

1.总体目标完成率           (满分40分,实得40分)

宿州市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达到88%以上,超出84%年度目标。

2.机械化还田示范          (满分2分,实得2.5分)

根据《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皖北地区每县建立2000亩以上示范片2个”目标要求,宿州市确定本市机械化还田示范片建设目标任务为11个,宿州市农机局与市财政、市农委等部门共同制定《2017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示范片建设工作方案》、《2017年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秸秆还田试验示范基地评分表》、《宿州市秸秆还田目标考核实施方案》等成立以市农机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督查小组,按月进行督查指导。实际完成11个,完成任务的100%,各示范片均设立了民生工程标识牌

3.产业化利用               (满分18分,实得18.5分)

(1)秸秆发电                 (满分4分,实得4分)

宿州市2017年建成秸秆发电项目2个,分别是光大生物能源(灵璧)有限公司秸秆电厂和光大城乡再生能源(萧县)有限公司萧县秸秆电厂,2个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并实现并网。

(2)秸秆供气工程             (满分4分,实得4分)

宿州市2017年承担建设一处年消纳农作物秸秆不低于3000吨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该工程落户于桥区,由宿州信达养殖有限公司承建,该工程为跨年度项目,目前已经建成1000m3沼气发酵罐、600m3贮气装置等主体工程,供气管道已经开工,预计2018年2月份实现供气。

(3)成型燃料生产点建设       (满分4分,实得4分)

全市规划建设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25处,宿州市农委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全市实际建成29处,并实现加工成型燃料25万吨加工能力,消纳农作物秸秆10万吨。

(4)气化炉采购           (满分3分,实得3分)

全市规划发放2500台户用气化炉,实际采购并发放户用气化炉2500台免费向农户提供成型燃料150万斤。

5商品化饲料试点建设     (满分3分,实得3.5分)

全市承担商品饲料化试点建设任务2处,宿州市农委制定《宿州市2017年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和《宿州市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方案》,并确定工作方案实施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宿州市草源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桥区秸秆饲料化利用试点项目,建成青贮池15000立方米、干草储存库7000立方米,并投入生产,完成桥区饲料化试点任务。

立腾同创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承担灵璧县秸秆饲料化利用试点项目的实施,该公司已建成年消纳秸秆5万吨能力饲料加工生产线,完成灵璧县饲料化试点任务

(四)生态效益(满分4分,实得4分)

通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农作物秸秆有效还田、饲料化、能源化等途径的利用,降低了农村秸秆面源污染和秸秆焚烧火点的发生,解决了秸秆农村沟渠、河道、池塘等水体污染问题。2017年宿州市全年秸秆焚烧火点6个,火点发生密度为0.4个/百万亩,低于省制定的8个/百万亩控制指标。

对出现火点的县区,及时启动问责,对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问责处理。

(五)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满分3分,实得3分)

通过采取发放调查表和电话回访,工程类项目周边人群知晓率和满意度超过90%;对气化炉受益对象进行实地走访,均对项目实施表示满意。

(六)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满分3分,实得3分)

各县区在工程实施地采取悬挂条幅、宣传标识牌等,宿州市农委在门户网站设立了民生工程专栏,发布民生政策、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进行更新。全市制作秸秆综禁、秸秆还田示范等宣传视频材料3部,并通过当地电视媒体进行多轮播放宣传。

(七)工作创新(自评得分3分)

1.探索了“代管燃料、秸秆换燃料”的运作模式。由于秸秆颗粒燃料易受潮失效的特性和农民朋友的渴望,灵璧县创新工作理念,指导秸秆颗粒燃料生产企业免费为用户保管燃料、随用随取,用完后用秸秆换取颗粒燃料,提出了“秸秆换颗粒,省心不费力”的口号,形成了“免费保管颗粒燃料、就近消纳农户秸秆”的良性循环利用模式,为企业产品打开了新销路,为农作物秸秆带来了新去处,秸秆也是重要资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2.引进淘汰竞争机制。泗县、砀山、灵璧采取淘汰竞争机制,对固化点企业严标准严要求。加大对项目企业督查考核力度,采取“零容忍”态度,对不符合民生工程要求的企业坚决予以退出,此举既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又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保证工程质量。

3.实行分档次奖补。砀山、泗县制定分档次奖补实施方案,根据项目点秸秆固化建设规模,成型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及消化秸秆能力的不同,科学设定不同的资金补贴比例。通过验收小组对项目点综合考评评分,分档次确定补贴比例。此举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项目建设的科学化及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4.关注惠民实效。一是牢记初心。萧县深刻理解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牢牢牵住民生工程惠民实效这个牛鼻子,以惠民实效为出发点,也把惠民实效作为最终落脚点,汽化炉发放、宣传、使用卓有成效。在汽化炉发放工作中,结合精准扶贫优先向贫困群众发放户用汽化炉具,截至目前共发放汽化炉具500台,免费提供燃料60万斤。二是培训工作进村入户。针对部分群众年纪偏大,行动不便,萧县组织20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演示气化炉的使用方法,讲解注意事项,现场解答农户问题。手把手的指导使群众掌握了使用方法,明白了气化炉既能炊事又能够取暖,还能够变废为宝,使用积极性得到提高。三是开展入户回访。多次对开展入户回访活动,了解群众使用情况,解答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困难群众发自内心得夸奖“秸秆综合利用民生工程”做到了农民心坎上,是真正的“暖心工程”。截至目前,萧县秸秆综合利用惠民实效已经被《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拂晓报》等媒体报道20余篇。

筹备举办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

(自评得分10分)

认真筹备并成功举办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是落实安徽省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计划的重要活动,也是继2017安徽秸秆综合利用博览会之后的全省性秸秆综合利用重大活动,是全省首次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也是宿州市首次承办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宿州市全市之力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宿州秸秆电厂秸秆发电安徽淮宿建材有限公司秸秆木塑生产、安徽帝元农业秸秆炭化气化工程和部分企业参展展品,对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取得的巨大成就予以肯定,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获得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健全组织体系,实现综合决策高位化。宿州市全面落实国家、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和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成立了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及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协调小组,组织领导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的责任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格局,建立健全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组织体系,着力推动民生工程

(二)完善政策体系,实现激励奖惩制度化。为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我市制定出台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奖补办法》、《宿州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及示范园区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保障。

(三)注重项目建设,实现秸秆利用产业化。通过项目建设来推动民生工程,重点通过大项目带动,光大生物能源(灵璧)有限公司秸秆电厂、光大城乡再生能源(萧县)有限公司萧县秸秆电厂、宿州市草源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饲料化利用试点项目、立腾同创生物科技股份公司饲料化利用试点项目以及宿州信达养殖有限公司3000吨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为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扶持、服务好现有综合利用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加大项目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四)建立健全收储体系,实现秸秆利用市场化。秸秆离田收储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制约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瓶颈。为确保离田秸秆的集中储存要求,我市初步建立了收储运体系。同时为推动收储运销社会化,建设社会化收储运销主体,建立健全收储运销网络,大力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农作物秸秆收储运销各个环节,确保秸秆迅速离田收储,为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搭建桥梁。

(五)加大宣传力度,实现舆论引导社会化。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为秸秆综合利用先导作用,优化宣传内容,丰富宣传手段,整合宣传力量,充分调动各种宣传资源,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视频资料、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对民生工程、综合利用政策、秸秆综合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宣传力度。

四、存在的问题

)秸秆收集能力不足

一是劳动力缺乏。由于秸秆收获期集中,因外出打工以致午收、秋收时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乏,同时打捆机械短缺,短期内大量收集难度较大。二是比较收益差。人工收集,农民收运秸秆只能获得100元/天左右的收益。而农民打工多数工种的工资都达到100元/天以上。因此,农民经比较,认为还是打工划算,收运出售秸秆比较效益不理想,农民收集积极性难以调动。收集储运市场化偏弱,收储市场化主体发展尚不能适应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发展要求。

)储存设施和储存方式薄弱

秸秆收集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必须有一定的贮存量,但秸秆比重轻,体积大,堆入的存贮场占用土地较多,且秸秆收获后仍处于后鲜期,在打包、堆垛后极易发热、霉变,还需进行防雨、防潮、防火和防雷等设施建设,投资成本和维护费用高,储存风险很大。

)高值化利用技术缺乏

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一些关键性技术尚待完善,如秸秆发电锅炉效率仍偏低,秸秆固化成型存在模具易磨损、稳定性差、寿命短、能耗高等问题;秸秆气化存在热值低、焦油含量高等问题;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建设成本比较高,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存在腐熟慢、产气慢、出料难问题。

(四)工程实施和绩效考评不一致

秸秆综合利用民生工程前期没有出台实施标准和绩效考评方案,给工程实施过程带来极大困惑,建议明年民生工程任务与实施标准和绩效考评方案同时下发,便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秸秆收储系统建设促进收储体系多元化,加大收储体系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通过收储体系建设完善;加强秸秆收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秸秆收储质量,提高农民秸秆综合利用收益。

(二)加大国家补贴支持力度。在国家和省已出台的有关秸秆综合利用各项奖补的基础上,再适度增加一些奖补项目或适度扩大奖补范围,适度增加补贴资金,以弥补地方支持和企业发展资金困难。

(三)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重点针对秸秆打捆、储存、深加工等方面,开展农机具、高附加值产业化利用技术开发,提高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开展秸秆储存技术研究,研究解决消防、散热、防变质、堆场优化管理等技术难题;进一步完善解决秸秆发电、秸秆固化、秸秆气化等技术领域面临的技术瓶颈,在秸秆高能效低能耗转化等方面开展研究。

(四)加快龙头企业培育。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秸秆产业化利用突破口,从秸秆消纳量大、辐射半径宽、经济效益好、带动性强等方面重点扶持秸秆规模化利用企业,通过银行信贷、奖补资金、资源供应等方面开展重点扶持

 

宿州市环境保护局    宿州市农委

宿州市财政局     宿州市发改委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