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保业务 > 环境宣教

​砀山县聚焦“环境美”精准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发布日期:2022-12-27 16:40 来源:宿州市生态环境局 编辑:生态环境局站管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近年来,砀山县聚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用“绣花功夫”精准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有效促进美丽乡村向“生态美、内在美、环境美、发展美、长久美”转变。

一是高位统筹规划引领。按照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四美”标准,砀山县通盘考虑土地利用、村庄布点、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统筹整合各类建设资金,引导和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资源、力量,保障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需求。

二是涵养特色陪树产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科学定位,精准发力抓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等,推动农业升级换代,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已建成的省级美丽乡村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44.5万元,最高的关帝庙镇黄屯村村连续两年超过了100万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该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在保留皖北农村风貌,充分尊重原有村落格局、建筑风格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想方设法彰显村庄特色,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提升和展现美丽乡村的特色文化品位,做到“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

三是明确主体长效管护。砀山县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全程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管护,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建立健全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采取县级补贴一点、镇村自筹一点的方式,落实长效管护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实施常态化管护,确保美丽乡村长治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