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萧县聚焦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通过强化监测、深化整治、加强联防,全力推动国省考断面达标、涉水项目落地及污染整治攻坚,县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筑牢水质防线。构建“日常监测+应急预警”双机制,对2个国考断面、4个省考断面开展常态化监测。1-7月,国考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省考断面水质均值达到或优于考核目标。同时,建立“发现问题—交办督办”闭环管理体系,对主要河流沟渠进行常态化排查,妥善处置水体污染舆情,确保问题整改全覆盖、无遗漏。
二是深化综合整治,削减污染负荷。全域推进385个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完成38个排污口整治,整改率达92.7%。针对园区水污染,开展专项攻坚并完成企业问题阶段性整改,建立“回头看”机制防止污染反弹;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清理河道垃圾及衰死水草2000余立方米,排查13家畜禽养殖场并督促问题整改,推动养殖粪污规范处理;针对闸河、龙河浮藻问题,实行“每周巡查+即时清理”,巩固整治成效。
三是加强联防联控,提升协同效能。深化与徐州、淮北等毗邻地区协作,联合开展废黄河、三龙支河等跨界水体排查7次,建立“信息共享、问题共商、整治联动”机制。在引江济淮沿线水质保护上,对大沙河全流域排查,立行立改问题即时整改,复杂问题安排专人盯办。此外,完善水环境总量管控台账,完成宿州市首例水污染排污权交易,1-7月交易额超25万元,助力企业绿色转型。